密勒日巴舞台劇

時間:2010年1月1日
地點: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舞台

油菜花田中的奇蹟

殺了35個人,犯了滔天大罪,生命還有機會嗎?有,密勒日巴坐到我們之間,

用他的一生,在我們心中,點了一盞燈。所以,這不只是一場好戲…

「我只是一個薄地凡夫,以誓死苦修,而一生成就。」~密勒日巴

這是一個大罪人的懺悔。他殺了35人,因為敬畏因果,而深深厭離輪迴,以不可思議的大苦行,在山洞裡修到衣食皆盡,終於即身成就,成為無數後世修行人,在生命的艱困時刻,從心底亮起的一道光。

他,是密勒日巴,一個曾經犯錯、但勇於改過的「人」。

他,是藏傳佛法最偉大的成就者,噶舉傳承最感人的祖師。

他,也是今晚(1月1日)晚上6:30,在佛陀證悟的聖地菩提迦耶,德噶寺旁,油菜花田中,上演的一齣戲。

●噶瑪巴獻聲+TIPA演技=密勒日巴活了!

這齣大型露天舞台劇,由法王噶瑪巴編劇、監製、舞台設計,台灣導演柯一正DVD攝製執導、李明澤現場執導,達蘭沙拉的「西藏演藝學院」(TIPA)主演,加上來自德里和台灣的專業音響、燈光、導播、舞台工程人員配合下,今晚在鄉下的油菜花田中,在氣溫近乎零度的露天寒風中,在各種「不可能」中,卻以國際水準,得到空前的成功。

各幕戲中,除了演員語言和肢體的精彩演出,還搭配道歌唱頌,以契合尊者教法的道歌傳統。其中,馬爾巴大師送別密勒日巴時所唱的「心要語」,竟然出現了熟悉的聲音,原來此刻的幕後主唱,竟是法王噶瑪巴──

    敬禮傳承諸上師,祈禱加持我弟子!

    具足因緣法器身,願彼成就法身佛;

    金剛句語如甘露,願成緣起報身佛;

    菩提樹幹為心根,願千葉化身無盡。

    上師教敕金剛句,願勿遺忘常在心;

    本尊空行加持力,願終汝身常伴隨;

    空行護法諸依怙,願恆不離常守護。

    甚深緣起此大願,願速應現得成就,

    一切法行慈悲力,願於三時恆攝受。

    汝至藏薩兒馬時,十二明妃來相迎;

    明朝漫長旅途中,勇父空行為相送。

    於汝家鄉故園裡,當見無常幻化師;

    姑母愛妹親眷處,當見幻化無實師。

    無人山居崖洞中,會有輪涅雙忘時;

    具有毅力身廟中,當有如來薈供處;

    無瑕薈供食輪中,當有空行妙甘露;

    拳法精要轉換處,當生妙果之稼禾;

    莫戀鄉園故舊處,當求出離增上緣。

    人聲犬吠渺寂處,靜居必得智慧見;

    非物自身三昧食,定樂必能除饑渴。

    無垢本尊越量宮,當見自利之遊戲;

    無覆無藏勝妙法,當有淨戒大事業。

    如法修持稼田處,當有種種成就藏;

    空行心命妙法處,當越輪涅二邊際。

    瑪爾巴口授傳承派,當得廣大之美名;

    密勒日巴堅毅力,佛法命根住持處。

    荷擔如來家業士,傳承綿延願吉祥!

    本尊加持願吉祥,喜、樂、集、密賜吉祥!

    正法宏揚大吉祥,空行心命賜吉祥!

    空行加持大吉祥,三處空行賜吉祥!

    護法加持大吉祥,護法天母賜吉祥!

    勿忘此義精進修,徒兒密勒大吉祥!

    如法修持願吉祥,傳承延續大吉祥!

    吉祥不變常堅固,勿忘此義精進修,

    噶舉傳承願吉祥!

六個小時後,凌晨12:30,許多觀眾擦乾眼淚,簇擁著走出布幔圍成的場地,一時之間,近兩萬個微笑的人走在德噶寺旁只有月光的小路上,工作人員放下心裡的大石頭,抬頭一看,菩提迦耶藏曆(和農曆相近)十六日看起來更圓的滿月,正掛在天心,這一切,像個奇蹟。

●蓮花舞台+千手千眼=觀音菩薩壇城

這次的舞台,也是一次無中生有的小奇蹟,誰都沒想到,在鄉下田裡,還能生出一個專業大舞台,容納數百人同時上台。這個法王噶瑪巴所設計的舞台,2009年才出現在德噶寺旁,祈願法會辦公室預定地的油菜花田裡。

舞台設計以蓮花為主要造型,中間有一棵菩提樹,左右翼各坐了250位比丘、比丘尼,共五百人,這五百位身穿三法衣的僧眾,象徵「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」。法王說:「整個舞台,就是觀音菩薩的清淨壇城」,整齣戲,就在觀音菩薩的壇城中上演,由經典記載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噶瑪巴設計,更具深意。

●噶舉首席維那+六十僧眾唱頌=莊嚴換幕式

戲上場前,先由僧眾唱頌揭開序幕,此後並在各幕之間,以唱頌作換幕過場。由祈願法會常任領唱維那師白戛瑪(他優秀到連噶瑪巴都開玩笑說:「上帝只派你一個人來當維那嗎?讓我想換也沒得換」)領導的六十位男女出家眾,莊嚴地唱出下列祈請文:

第一段梵唱:〈蓮師七句祈請文〉、〈佛行十二誼讚〉
第二段梵唱:〈三祖師祈請文〉
第三段梵唱:〈供雲真言〉、〈五供養文〉
第四段梵唱:〈釋迦牟尼佛讚〉、〈遙呼上師祈請文〉
第五段梵唱:〈吉祥靈燃〉

●5幕戲+1個心靈奇蹟=法王以戲說法

法王噶瑪巴寫的劇本,分為五幕:

第一幕:出生。游牧帳篷中的父親,收到妻子的來信,說孩子誕生,做父親的大喜過望,因為一聽就歡喜,就給孩子取了一個名字,叫「聞喜」。這就是密勒日巴的出生。生在「四柱八樑」的藏式豪宅中,密勒日巴這個「含金湯匙出生的小孩」,因為父親早逝,家產被姑母、伯父侵占,有著受虐的童年,長大後要求歸還家產不成,在母親含恨要求下,離家學咒術,種下大錯之因。

第二幕:復仇。學成咒術的密勒日巴,回鄉以黑法下冰雹,結果發現自己竟殺了35個鄉人。無限痛悔的密勒日巴,對輪迴生起極深的厭離,決心放下今生一切,追尋解脫法,依止大譯師瑪爾巴修行。

第三幕:大苦行。大譯師瑪爾巴是偉大的證悟上師,觀察師徒相遇時種種緣起徵兆,深知密勒日巴是個殊勝法器,但為了淨除他鑄下的殺業,命他獨力造九層高塔,給予種種苦行考驗。

第四幕:住山苦修。密勒日巴經過閉關後,奉師命返鄉七日,之後終身住山修行,修到衣食皆盡,以蕁麻為食,身成綠色,但終得即身成就,能飛行變化,調服人與非人各類弟子,在山中以大手印教法,樹立實修大法幢。

第五幕:涅槃。嫉妒的操普博士,唆使情婦下毒,尊者因當年苦行未竟,餘罪未淨,且觀察緣起,了知有緣之眾已度、「時節因緣已到」,就喝下毒奶酪,為弟子上最後一堂課:以圓寂,示現大無常。但在尊者智慧甘露下,成熟者已眾,由岡波巴大師接續法脈,在大師「岡波巴四法:願心向法、願法循道、願道淨惑、願惑證智」教言聲中,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在座下聞法,噶舉傳承就此弘傳。

第六幕:岡波巴開示「岡波巴四法」,並帶大家禪修,以及傳統的表演。

●狀況太多+時間太趕=不可能的任務!

這齣戲,集合了許多「不可能」。

一個工作團隊,像個小聯合國,排練時光是現場宣布指令,就需要藏、英、中、印四種語言;而且更嚴重的是,狀況太多,時間太緊縮。

英雄來自四面八方,這兩百名演、唱、技術相關人員,演出前十天左右,才陸續從台灣、加爾各答等各地趕到,但要在十天之內整合完畢,在六千名觀眾面前演出四個半小時。來自台灣的導演李明澤,在超級Team leader邵琪和副導施心慧協助下,開始這項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大伙兒到演出前,看起來已經很久沒睡了。

專業的李導,和臨時奉命組合的工作團隊,像玩超級大拼圖般,把天南地北各種專業整合在一起,像個八國聯軍統帥,要讓語言不太通的夥伴,各自在對的時間、做對的事,別亂放炮、別擦槍走火;還要把今生所修持到的「無常觀」統統拿出來用,應付一下就跳掉的發電機、一下就故障的燈光、音響,還有空曠田園太大的風聲,和莫名其妙的乾季大雨(30日彩排那晚,就下了一場奇怪的大雨,露天大舞台,處處變成小水坑)。

●三寶加持+清淨發心=善願圓滿!

很奇妙的,就像法王  噶瑪巴所說:「應該是三寶加持,供養功德主發心清淨吧,這一切,看起來很圓滿」,幾乎所有小環結都到位了,當大型舞台燈射向菩提迦耶的夜空,大型演唱會的立體音響裡說著藏語,但大家卻都懂了戲裡的故事和教導,沈浸在密勒日巴的一生愛恨與出離……當我們笑了或哭了,這時,尊者正在我們之間坐著,在我們心裡點亮了一盞小小的燈火,讓我們相信了:「如果一個罪人都能解脫,我也能夠!」

戲散場,法王「以戲說法」的用心,你感受到了嗎?打開心,就會收到尊者的加持;分享這份加持,就是利他。就像法王說的,很多人現在還不能完全感受到這齣戲的影響力,但就像投石入湖,它會一圈圈擴大、擴大…

 〈得獎的是…〉

密勒日巴舞台劇  「金蕁麻獎」頒獎

「密勒日巴」這一場大戲,有很多個「最」,這些「最」,有些讓人哭,有些讓人笑,有些讓人不知如何是好:

1.史上最ㄍ一ㄥ獎:整場戲,全體觀眾非常整齊的擔心著同一個人:密勒日巴!

因為他至少有五分之三場戲,至少三小時,只斜披著一條白布,赤裸著大半身體,在越來越低、低到快零度的氣溫中,大家光看都覺得冷,覺得他除非修「拙火」,要不然得感冒的機率,應該是百分之兩百吧。但他顯得很穩定,現場收音的口白,聽不出抖音,最後涅槃戲,頭上還(看起來「很整人」,但是「密勒日巴大師傳」裡的真實情節,尊者早年以此修定)放了一盞點燃的油燈,一晃,油燈應該會當場灑他滿頭滿臉,但他一動不動直到燈光暗下。這種功夫,連法王看了都說,「他真的很穩定,只要堅持,就做得到吧!」

2.最佳催淚獎:公認最催淚的是「媽媽」白莊嚴母,前半場「哭點」多數在她身上,有些老阿尼,從她送兒子去學咒術、準備殺人,就跟她一起哭得肝腸寸斷;到她變成一具骷髏倒在地上,放眼現場,更是「哭點」低的全都哭了。

3.最像「聖者」獎:很抱歉,不是主角密勒日巴,是他師父瑪爾巴!此次演出瑪爾巴大師的演員,扮相莊嚴,演技深沈自然,把大譯師「威猛中的慈悲」詮釋得入木三分,讓人看了嚇一跳,覺得好像「瑪爾巴大師」從唐卡上走下來了!

4.最蠢壞人獎:害死尊者的操普情婦!人家哄她要給一塊玉,一貪心,就去毒尊者;失風落跑,人家再哄她「妳去毒死尊者,我就和妳結婚」,真的又去,真是蠢到氣死人。這是尊者傳記裡的情節,一個貪圖珠寶、貪戀愛情的笨女人,二次端去毒奶酪,終於結束了尊者傳奇的一生。劇情如此,演員也笨得活靈活現,所以榮獲「最蠢壞人獎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5.最常上台獎:你一定以為是密勒日巴?不是!是道具組的一群黑衣人,只要燈光一暗,他們就飛快衝上台,搬桌、搬椅、搬假山,再飛快衝下台,就這樣整晚殺進殺出,但始終面目模糊,因為沒有燈光,誰也看不清楚他們是誰。對這樣一群人,連非常理性的祈願法會副執行長靳蓉,都忍不住說:「我禮讚那些,在這個舞台上,但沒有燈光的人!」

6.最佳意外獎+最佳插花獎:如果不該留在台上的人,竟然留在台上,還留了整幕戲,你覺得如何?這種尷尬的意外,這次舞台劇就發生了!只是「肇事者」機伶,除了靳蓉的相機「蒐證」到,現場誰也沒發覺。原來,滿場飛的「忍者」道具組,還是有「突槌」的時候,有一次跑最後的一位被前面卡住,燈光已經亮起來,他只好當場蹲下,縮成一團躲在假山背後,一動不動躲了整幕戲,下了台面色發青,原來是擔心被現場攝影拍到,毀了完美的戲。雖是意外,但敬業精神感人,而且應變得宜,榮獲「最佳意外獎」加「最佳插花獎」雙料獎項。

法王噶瑪巴的書畫學習

文/黃靖雅 攝影/堪布丹傑

北印度,達蘭沙拉,夏末清晨5點。

手電筒的光束,劃破黎明前的黑暗,背著筆墨畫袋的寂雲法師,步步留心地轉彎、上階梯,走向一個已經亮燈的光明所在:上密院。

上密院裡,一個高大的身影,已經熱切地在鋪好的長長棉紙前等他了。那是他的書畫學生──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。

■ 長時相處,親見「遍滿的慈悲」

「法王遍滿的慈悲,是上課過程中,我印象最深的事。難怪大家說法王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」 寂雲法師說。因為他在印度時間有限,去年一個月,今年更短、才半個月,法王想把握時間多上課,每天上課時間都很長,通常早上、下午都有課,他清晨五點就得到上密院,一天得上五小時左右,有時周日甚至還曾上到七小時,可見法王多麼熱愛書畫課。

相處的距離近了,時間長了,通常一般人會開始鬆懈,舉止自然流於輕鬆、甚至不經心。「但法王始終是慈悲的,所有的時間都是,所有的舉止動作,連很細微的地方都是柔軟的,你可以確信那是源於很深的慈悲。」

寂雲法師說,南傳的修行人修「念住」,心是很細的,他當下真的可以感受到法王遍滿的、細緻的慈悲。他也感覺到法王畫畫時「真的很快樂」。這讓他有點 心疼, 「我和法王年齡差了近四十歲,我這樣閒雲野鶴、任意過活,法王卻整天都有人等著拜見他、等他加持,看到整個法脈的大小事都在他身上,無盡的法務活動忙都忙 不完……他能這樣畫畫,真是不容易。」

■「不動佛」,結起師生緣

認識法王,是寂雲法師,這位「以書畫修行」的南傳出家眾,生命裡的一場奇遇。

2000年,他在尼師慧暘法師引介下,首度到印度覲見法王。

2006年,有信眾供養了一幅他畫的「不動佛」唐卡給法王,法王很喜歡,那一年年底在菩提迦耶舉行的「噶舉大祈願法會」「不動佛超薦」,會場上就掛了這幅寂雲法師手繪的唐卡。美好的師生因緣,因為一場聖地法會,就此種下吉祥緣起。

2007年夏天,寂雲法師應法王之邀,從台灣前往達蘭沙拉,開始在上密院為法王上書畫課。

■ 握著法王的手,畫竹子…

整整一個月,寂雲法師和這位人人仰望,渴求單獨見上幾分鐘、求得幾句開示的傳承持有者,每天獨處五至七小時。剛開始,他為了訓練法王的書畫基本功, 有時還 必須握住法王的手,示範握筆、運筆的訣竅。有時師生倆分站棉紙兩端,你一邊、我一邊,合作畫一幅大畫……這樣親近的因緣,一般信眾聽了,大概很羨慕吧!

法王的第一堂課,就從「畫竹子」開始。

寂雲法師特別愛竹子,「竹子長得正直而中空,堅毅而柔軟,而且有節──有氣節,是很重要的。」這種美麗而有風骨的植物,是傳統中國書畫最愛的主題之一,既簡單又難,乍看只有幾根線條,真要掌握得好卻極難,功夫到不到家、三兩下就會現出原形。這是磨基本功的課。

今年法王「進階」了,改畫觀音。寂雲法師給法王的功課,就是今年要畫好三大菩薩:觀世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。寂雲法師一點都不打算高抬貴手,讓他的 法王學生輕鬆過,離印前留了一堆功課,回台灣後,還掃描了自己畫的三大菩薩寄到上密院,明年夏天「驗收成績」。

■「如意寶的墨寶」,大家搶著要!

「法王是極有天份的,我教過的學生中,很少看到這麼有天份的。」寂雲法師說,法王的藝術熱情和天份是很明顯的;而今,這項才華,也成為和信眾結緣很好的方式,有了創造善緣的妙用。

書法方面,法王漢隸寫得特別好。現在,法王臨寂雲法師的帖、以漢隸所寫的「心經」、「拔濟苦難陀羅尼經」等經文,在信眾之間「灸手可熱」,大家以求 得「如 意寶的墨寶」為榮。以世間歡喜受用的方式接引入佛道,藝術,也成了一種度眾的善巧,法王手上一支筆,成了善緣的磁場,一如〈普賢行願品〉說的,這也是一種 奇妙的「悉以諸音而說法」吧。